情感咨询

自我感动是什么体验 自我感动式付出错在哪里

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中,不仅尴尬了别人,也让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那么,自我感动是什么体验?这种付出错在哪里?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自我感动是什么体验

大家身边应该都有分开以后的情侣,突然有一方想回头的例子吧?我认识一个女生,自身非常优秀,唱歌很好听,校园歌手大赛拿过名次的。曾经为了挽回男友,冲上小酒馆的舞台,饱含深情地唱了首《勇》给他听。这个故事在我们朋友圈里广为流传,所有人都觉得这男的当时内心肯定大为震撼深受感动。

但事后男生说:我就单纯觉得挺尴尬的,这么多人呢,有什么话私下讲就好了。有个误区是:搞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出来,亦或牺牲自己的尊严、金钱、时间,失去的感情就起死回生了。可所谓的仪式感和付出,如果缺少感情基础和共同未来那只能是座烂尾楼。大厦将倾,死的只有等在楼里的人。

网友评论:

关键是自我感动完了有的不甘心还会说我都这样做了你竟然无动于衷……拜托如果人家不喜欢你,你把星星摘下来人家都觉得好笑,给对方造成的可能还是困扰。

我其实经常看那种瞒着女友搞很大场面的求婚视频的时候想,要是这个女的不想嫁,岂不是不仅尴尬到脚趾抓地而且拒绝之后只能当一辈子仇敌了……

其实当一个人不喜欢你时,你对他的关心、付出,甚至为他做的所有,真的只是他的困扰,是你自己在感动自己而已。

你以为他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找到比你还好的女孩子了,你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多少,但事实是你能做的别人一样能做,甚至能比你做得更多更好。

自我感动式付出错在哪里

越付出越不快乐

我们鼓励那些愉快帮助他人的人,但如果你为他人付出很多,却心有不甘和很多怨气,扎心的真相常常在于:你以为的付出,往往是你的自我表演。

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感模式是:自身条件不错的女性,在感情里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自信,反而习惯于事事迁就和付出。常听到她们在失望中抱怨:“本以为我的牺牲和付出会让他更加珍惜,没想到却被他一再践踏。”

你的付出是不是对方的需要

这种喜欢付出,但得不到期待性回报就容易心生怨言的人,比较符合心理学上九型人格中的2号型人格。这类型人的共同特点是:否认自己的需要;渴望被爱、渴望他人对自己有所回应;通过帮助他人而得到赞赏,希望自己对别人产生很大影响,进而控制他人。

这类人表面上是奉献爱,但实际上是在寻找爱。而这种类型的人,常常以讨好和控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常见之讨好:一方面通过单向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讨好家人,另一方面也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是缺爱的。他们总是善于忽视自身的需求,而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但长此以往,其心态会失衡,充满抱怨和不甘心。但如果你真的让这些充满抱怨的人停止付出,Ta会十分惶恐不安,并且不高兴,觉得你不再需要Ta了。

因为他们不敢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人的爱和关心,只有通过付出来交换,才可能让其心安。但他们是有被爱的需求的,只是因为一直粉饰自己的真正需求,不敢表达,总是采取为对方过度付出、讨好等方法传达模糊的信息,使得他们经常得不到真正需要的关心。

常见之控制:控制一方有过多干预、介入、操控他人的行为,常常表现出占有欲和入侵性。

妻子常常通过“安排”或决定孩子和丈夫的大小事务,来找到存在感,实现“按照其自我意愿运行”的目的。其不良影响是,对方在甘于听从安排时相安无事,一旦对方觉得不再甘心,或者这种“安排”非对方所需,冲突就会产生。

付出的人常常落得费力不讨好,同时,因为这种隐含的不信任,对方的力量会被削弱。被操控的一方会显得越来越“无用”,如:不独立的孩子,对家庭事务甩手的丈夫。

假如人们对这种付出和需求不回应,那么,付出者总觉得“别人亏欠自己很多”,他们的怨恨也会积压更多。

出于爱和需要 做你愿做的事

对于很多付出型人格的人来说,首先要把目光投回到自己身上来,照顾自己的需求。我们没有必要在生活中去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更没必要托起他人的责任。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上一篇

2021年已过完的心情短语 2021过完年的感受说说大全

下一篇

女生应该如何避免被渣 吸渣体质如何改变

相关文章阅读

婚姻

订婚之后能不能睡在一起 订婚的规矩有哪些

在探讨订婚之后是否应该睡在一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订婚作为婚姻的一个重要前置阶段,它承载着双方家庭对这段关系的认可与祝福,同时也标志着男女双方从恋爱关系向婚姻关系的过渡

婚姻

怎么挽回失去的恋人 挽回恋人的方法有几种

在人生的旅途中,情感的起伏如同海浪般难以预测。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误会、沟通不畅或其他种种原因与深爱的人渐行渐远,甚至面临分手的境地。当爱情的火焰似乎即将熄灭,心中那份不舍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