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很容易陷入一些思维误区当中,经过很多年才幡然醒悟过来,已经为时过晚,比如总觉得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和无限的可能,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好,八宝网带来年轻人有哪些思维误区 年轻人常见的思维误区盘点。
年轻人有哪些思维误区
第一个误区
只知一味消耗人情,而不知提高自身的价值
我们所处的社会,一直流行所谓的"圈子"文化,"人脉"文化,这种文化给我们灌输的是,只要你懂得察言观色,知道怎么经营关系,怎么圆滑处世,就能攀到高官显贵,从此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这种"人脉"文化的盛行,导致现在年轻人以会来事为豪,以会长袖善舞为能事,让他们一个个醉心于所谓的社会交际,却忘了人际关系的维护最根本还是要让自己有交换价值。
你帮领导跑了很多次腿,却依旧得不到提升;
你帮喜欢的女生每天风雨无阻买早餐,她还是把你当普通朋友;
你和铁一样的朋友,曾经无数次不醉不归,可你们还是慢慢渐行渐远。
你一味的想讨好身边的人,可是却怎么没有想过,用讨好别人的时间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利用价值呢?
如果你的领导,突然发现你的业务十分出色,一手好文章写得让领导三月不知肉味,他会只是让你去跑腿吗?如果你喜欢的女生,知道你不仅喜欢玩游戏,而且摄影技能超神,她会只把你归入"普通朋友"的行列吗?如果你的朋友,知道你生意头脑十分了得,在大学的时候,已经有自己的小团队,会对你慢慢冷淡吗?
我想不会。
可实际上,就是有大把大把的年轻人,不明白整个社会的运转,其实质就是价值的互相输送,你能给我什么,我就考虑给你什么,没有人愿意一直做亏本的买卖。"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死都不敢承认,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现实,宁愿消耗所谓的人情,一味的去麻烦别人,也不肯沉下心来去好好提升自己。
人情像资产,越用越少,一旦把人情给消耗殆尽,他们就怒骂这个社会太现实,愿身边的人都是狼心狗肺,是他们对不起自己。
怪我咯?
第二个误区
一定要一切都准备好才会行动
对于这种思维,我简称为一个字,懒。
什么事情都要等到百分之百准备好,才会开始行动。
等我买了新的单反,我再去学摄影吧;
等我有了新的电脑,我再去学PPT吧;
所谓的完美主义者,不过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作为自己懒得开始的理由罢了。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在脑子里,编织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安慰和麻痹自己。
对对对,这个我还没有具备,我不能开始,再等一等。
但哪有那么多事情,是等你准备好了,再等你去摘取的,任何事情,都是要你迈出第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修正错误。
人生不能像做菜,不能把所有材料准备齐了才下锅。(深夜写这句话的时候,想起我的高四班主任刘保芳老师,感谢他教给我这个道理。)
第三个误区
用小概率事件来推出人生至理
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这种消息
某某北大学生,毕业后竟然去卖猪肉。于是吃瓜群众们说道"读书真的没有什么用,我看吃枣药丸"。
过不了多久,又有这样一则消息,
某某学校毕业的博士生,给初中生辍学者打工。吃瓜群众们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智珠在握一般的总结道"读书顶个鸟用啊"。
这样相似的言语,社会上充斥着太多太多。
这些言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小概率的特技,来推测出看似无可否认的真理。
古代屡试不中的考生,总是抱怨科举制度黑暗,八股文章钳制人的思想。可是历代名臣里,像张居正这样推行改革,兴利除弊的救时宰相,曾国藩这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被后世毛泽东和蒋介石共同推崇的古今完人,李鸿章这样被慈禧誉为"再造玄黄之人"的国之干城,这些名臣哪一个不是从科场里走出来的,哪一个不是把一篇八股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越是艰难,越是螺狮壳里做道场,才越见真功夫,真才学。
采用以特例来否定整体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为简单粗暴,因为不用添加任何的逻辑思考,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可谓省时省力。
下次当有人向你灌输这样的思想,记得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因为他们要把你拉到和他们一样低的水平。
第四个误区
把不相干的人当成你的竞争对手
生活中,最为忌讳的,就是以为每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
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都是稀缺的。财富、地位、信息,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努力争取,才能得到命运的垂青。步入社会以后,当我们看到别人生意上赚了多少资金,我们心里总是会在想:
这些钱要是我赚的,那该多好。
于是,原本是一心工作的你,看到别人赚了钱,立刻就板着脸,带着不屑嘲笑的心情,嘀咕道:且,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是不专心上班的话,照样可以。
赚了钱的人,就成了你无意识状态下的竞争者。
这样的例子数都数都数不过来。
盲目的竞争意识,不但会损害你至为重要的精力和专注力,更会让你原本平静的心情,因为嫉妒和不满,而变得愈加浮躁。
喜欢竞争是对的,但人最重要的是要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需要为得到这些,付出什么,牺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
第五个误区
一根筋
有一种人天生有这样一种思维惯性,就是可以由A,仅仅只能推导出B,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靠单单某样事物决定的。
我名校毕业,毕业后进入四大行没有问题吧?
我是运动健将还有八块腹肌,她一定会喜欢我的。
我有一二三四的背景,这家公司我一定能进。
这些都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认为什么事情,只要具备某一样条件,就能怎么样怎么样。
传统的观念,评价一个人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就是用成败来论英雄,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效率奇高,但让人们,甚至是学生,养成了,只要我成绩好,其他的评价因素,我统统可以不考虑的思维。
可步入社会,原先单一的评价体系,渐渐多元化起来,你成绩好,仅仅是你获得了进入某个公司或者领域的敲门砖而已,并不能为你接下来的一切,打下包票。
破除单一的线性思维,可以助你放下被拒绝就要生要死的挫败感,更多线程地考虑问题。
第六个误区
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等待
我见过很多朋友,也包括我自己,只要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立刻就开启等待模式。
家里脏衣服一堆了,再等等吧,再等几件一块洗;
照镜子发现自己怎么这么胖,再等等吧,反正我又不着急咋样;
这本书就是看不进去,再等等吧,过几天我就能看进去了。
一有什么屁大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去解决,而是运用鸵鸟心态去对待它,这种等待心理,在学校还能勉勉强强让你撑下去,但是一旦进入社会,困难和挫折,可不是等一等就能过去的。
困难还有挫折,只有解决了,才能属于真正战胜了它们,一味地等待、逃避、退缩,到最后,你会发现,
没有路可以退了。
眼睛闭起来,固然可以对困难视而不见,但一睁开眼,它还是在那里。
如果问题来了,你却没有勇敢的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一次次地让你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
第七个误区
沉迷于过去的成绩,而不是创造新的成绩
我们会遇到一些人,经常把自己的过去挂在嘴边。
一说起自己的过去,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半个小时,从当初怎么努力创业,到其间如何牛逼,再到赚了多少多少资金。
其实我真的很理解,人生有时很艰难,人需要用过去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曾经多么优秀。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以作为你交谈的资本。
但如果两三年过去了,甚至七八年过去了,还用以前的成绩来标榜自己多牛逼的话,那只能说明, 你在这些日子里,过得是有多么平庸无奇,只能靠消耗过去所谓的辉煌,来维持下自己单薄的虚荣心。
刚毕业的时候,讲述过去的成绩,是快速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但除了使用过去的成绩这个标签,你更应该去创造新的属于自己的标签,让别人一想到你,脑袋里,不是冒出过去怎样厉害,而是现在依旧厉害。
第八个误区
总是习惯依赖别人的成功经验
大学生数量千千万万,但真正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少之又少。
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孤军奋战的。
他们会认为别人的作业比自己独立完成的更加准确,别人的经验比自己空白的人生轨迹更具操作性,别人的思想高度比自己空无一物的脑洞更具说服力。
而他们又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走到哪都自带主角光环发热发亮,事实上该挺身而出展现一把之时,他们却甘当绿叶甚至暗淡无光销声遁迹。
幻想自己是说一不二的领袖,主宰一切,实际上毫无主见,从不独立思考,习惯被牵着鼻子走,轻易地把他人之言奉为金句信仰。
幻想自己是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现实中碰到问题却打脸后退,等着别人解救自己。
殊不知,所有的经验和建议,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小马过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去实践的人,少之又少。
真理不在别处,在你自己手中。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请大家继续关注八宝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