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我国诸多地区,在新人结婚的每一个过程中,茶礼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那结婚下茶是怎么回事呢?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民间订婚有时被称之为下茶礼,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一、结婚下茶的由来
中国古代婚俗,婚嫁以茶为礼,称作“下茶”。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全意为“受聘定之茶”。指代的是“纳征”最后核对“礼书”无误,相方家长点头认可这段婚姻,并在茶定后开始共同确定“迎亲书”。
二、结婚下茶需要什么人参加
结婚前天,男方要派人到女方家把允诺给女方的所有东西全部送过去,大同人称之为“下茶”。
“下茶”又名“催妆”,一般由男方派一位长辈和媒人一起去办,时间大约在下午4时左右。这一天,男方将全部彩礼、茶钱、全副金银首饰以及糕点、喜酒等装入“食盒”里,由穿红褂、戴尖形红帽儿的两个人抬着,隆重送往女方家中。
三、茶俗的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 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
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 宋时,由原来女子结婚的嫁妆礼品演变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至元明时,“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
女子受聘茶礼称“吃茶”。 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如《红楼梦》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
在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 ,也普遍流行于各民族。蒙古族订婚,说亲都要带茶叶表示爱情珍贵。回族、满哈萨克族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礼品都是茶叶。回族称定婚为“定茶”,“吃喜茶”,满族称“下大茶”。 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茶,有作礼物时,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
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
总之,从古到今,我国的许多地方,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茶来作礼仪。由此可见,结婚下茶也是一种结婚的风俗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