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咨询

什么是哭嫁 结婚哭嫁习俗

我国有很多保留至今的传统婚嫁习俗,比如结婚敬茶、闹洞房、哭嫁,其中哭嫁又是一种很特别的地方婚嫁习俗,多出现于四川农村以及少数民族。或许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个婚嫁习俗,甚至疑惑新娘出嫁是喜事,为什么要哭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结婚哭嫁习俗,相信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哭嫁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二、哭嫁习俗由来

哭嫁始于掠夺婚,不仅未随掠夺婚之消亡而灭迹,反而经历奴隶社会进入封建杜会,愈来愈盛,其内涵更为丰富,演变为一种婚俗。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去 作王后。临别时,公主的母亲赵太后“持其 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哭嫁到了成熟期,且哭且歌,种类繁多。奴隶社会,男女两性间的权力平衡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且于观念上都被彻底打破,女性原先那种留恋母系社会之心态不复存在,唯有默默承受名目繁复的来自男性的压迫。于是,哭嫁习俗得以传承的本质因素羼入了新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

掠夺婚虽不复存,迎娶新娘之手段不再诉诸武力,但随之相继而至的买卖婚、服役婚、交换婚、聘娶婚以及其他特殊的嫁娶形式,皆剥夺了妇女自由选择配偶之权力,为哭嫁习俗的滋长营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买卖包办婚姻或变相买卖婚仍时常死灰复燃。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婚礼习俗背后,其实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特性。

三、哭嫁习俗

新娘通过哭嫁,以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难分之情,具有孝、义的伦理价值。即将远嫁他方,新娘首先想到的是离别亲人,依依难舍之情油然而生。

哭嫁背后有这么多含义,在婚礼当天,究竟是怎么个哭法呢?常见的哭嫁形式,新娘从梳头开始哭和唱哭嫁歌,一直到辞别家 人,坐上轿,还哭唱个不停。土家女子婚 前要唱哭嫁歌,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就开始哭 唱。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 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感谢爹妈的养育 之恩,兄嫂、姐妹的离别之情。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结婚哭嫁习俗的相关内容,不然小伙伴们都不知道,结婚不是应该高高兴兴结婚吗?为什么要哭?大家现在了解了吧。更多了解,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上一篇

结婚胸花准备多少个合适 新郎胸花戴在左领

下一篇

婚期将近长辈去世怎么办 守孝期内不能接触红色的东西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