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自己想要什么」怎么
评论区有辉友问:
很多人成年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表现为在求学、工作时随大流,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什么挣钱快我就做什么。但是一旦遭遇困难,比如发现正在做的事情无法深入,不是很喜欢,也得不到想象中的回报时,就开始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而在职场多年我发现,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选择会很明确,也知道取舍关系,工作表现往往很突出。但是多数人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所以会被表面的收入牵着鼻子走。选择职业时,会优先选收入最高的那个。
如果已经在一家公司很久,也会满足于当下的安稳环境而不思改变。这些人在职场的表现往往很平庸,甚至无法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 —— 写下自己最近一个季度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他们习惯于接受明确的任务指令,但不习惯于为自己的工作做策划,更别提为自己的人生策划。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简单来讲:我们大多数人在年轻成长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锻炼过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家长和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张人生清单,上面写着:报更多兴趣班,争取上名校,每次考试争取好分数,参加学科竞赛拿到名次,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结婚,生子,然后让小孩沿着自己同样的路径走下去。
当我们毕业走上社会,当我们把这张清单上的项目一一划掉之后却发现: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商业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后,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他在2010年应邀给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班的同学做讲演,谈到如何将商业的规律运用于经营自己的人生。基于这次讲演内容,他出版了书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他在书中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大关键能力:资源、应用流程、价值取向。
简而言之,资源是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流程是孩子的思考方式,包含如何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如何合作等 —— 这个因素让孩子成长为独一无二的人;价值取向指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和工作中做选择,如何对各种因素排序,相当于价值观。
回顾大多数人的成长,「资源」是过剩的,因为所有人把注意力、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让孩子获得更多学识,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但是用在培养小孩「应用流程」能力和正确价值取向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这导致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依然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也无法判断对错,无法抵御短期的诱惑。
如果让我对这三个要素排序,价值取向会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应用流程能力,最后才是学识。而学识,是可以在一生中,而不仅仅是0-18岁,不断由实践驱动学习精进的。
好,回到问题本身,如果我们已经是当下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怎么办?对此,我的建议如下:
多做少想,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我们的一生,其实与老鼠钻迷宫没有本质区别,站在此刻,没有谁有自己往后一生的地图,让我们在人生每个路口都做出正确选择,避开道路上每一个陷阱。我们能提升效率的办法就是快速碰壁,快速回头,快速总结经验教训。
从这一点出发,想找到自己一生想要的东西,不是去参加更多考试,也不是做更多的性格、心理测试,而是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寻找答案 —— 看看自己对什么样的事情更有兴趣,体现出怎样的兴趣倾向和品格特点。
从自己已有的特质出发,再展望一下有哪些职业有长长的坡道(俗话说就是这个职业越来越受欢迎,从业者越老越香),可以让你持续发力。找到自己兴趣爱好与有潜力职业的结合点,这就是未来希望所在。
比如喜欢独处,安静思考的人可以考虑写作;有很强的爱心和同理心的人可以考虑教育;擅长社交的,喜欢影响他人的可以考虑保险;擅长倾听且能理性思考的人可以考虑心理学方面的职业。
如果能在毕业后用5-10年时间找到自己人生目标,将会迎来人生的全新局面。10年没找到也别怕,继续找。我在毕业12年之后才逐步找到。关键是别放弃找寻,因为这决定了你一生可以到达的高度。
参考文章: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