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手里一有钱,彭万军就会汇钱给债主,汇款单金额少的三五百元,多的一两万元,从未中断……
拒当“老赖” 豫“诚信老汉”打工17年
图为彭万军在和老伴辛苦打工 。
64岁的彭万军或许不会料到,过去的17年里,自己竟然怎么也绕不开一个“债”字。
17年前,他先是因购车跑运输欠下朋友和信用社12万元债务。没多久,又因妻子重病需要做手术,彭万军相继向亲友们借了20余万元。
一下子背负了30多万元的债务,彭万军虽感慨 过“时运不济”,他却从没想过当“老赖”。
“我不懂太多高深的道理,但欠债还钱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正是这样的“心气儿”,彭万军17年来强忍漂泊异乡之苦,默默和妻子一起在外打工还债。去年8月,当彭万军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到了老战友手上时,这位当过兵的老人像孩子一样哭了。
而17年还“债”生涯的留下的,不仅仅是“诚信老汉”的赞誉和当初亲友们雪中送炭般的情谊,还有满脸辛劳的皱纹和那份亏欠子女却又无法弥补的心情……
辞职下海,却遭债务缠身
用不少老乡的话说,彭万军年轻时“风光”过:他1969年参军,次年入党,当过多年飞行员。1975年退伍后,他回到了老家驻马店泌阳县马谷田镇农机站当站长,因为工作认真,多次被县、镇评为先进个人。
但从1997年开始,彭万军所在的农机站走向没落,单位甚至发不出工资来。这让“上有老下有小”的彭万军,日子过得十分窘迫。“一家人都靠我挣钱养活,得找个有奔头的事干。”再三思量下,彭万军决定辞职下海做小生意。
但命运似乎就此和彭万军开起了玩笑。起早贪黑干了两年,不仅没有见到什么效益,反而遭遇了两次车祸,光是赔偿一项就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以为继。
而此时,亲友们也开始催要欠款。无奈之下,彭万军只得把自己为做生意购买的客车低价转卖,并用有限的卖车款把欠亲友的钱先还上了一部分。
正当彭万军为怎么还清所欠余款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不幸又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妻子因患病住进了医院。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先后带着妻子到深圳和上海大医院诊疗,做手术……就这样,他累计欠账30多万元。
30多万元,对于已经一贫如洗的彭万军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巨额的债务像山一样压在彭万军的心里,“当时满脑子都是欠钱的事,真是喘不过气来。”
一定还清,人死账不烂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彭万军和妻子决定跟随打工大军南下广州,开始17年艰难的打工还债之路。
“老彭是不是赖账,跑出去躲了?”夫妻二人刚刚南下不久,一些不明情况的债主们就上门讨债,找不到老彭,干脆跑到了当地中学找到他正在上学的女儿彭鑫。
“女儿当时那么小,真怕影响到她。”得知亲友追债牵连到女儿的消息,彭万军非常难受。为了打消债主们的顾虑,彭万军想方设法给债主们捎信:“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把帐还清。”
为了表明“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彭万军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干脆把自己家里唯一的房子低价卖掉,先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这也导致他的两个孩子只能借住在原农机站的破旧办公房里。
2004年,彭万军借过钱的朋友刘群山病故。朋友们了解到彭万军在外打工不易,就跟他说:“原先你已经还了他一部分钱,你也一天比一天老,挣钱越来越难。现在老刘又去世了,剩余的钱你干脆就别还了。”
面对这样的劝说,彭万军不为所动:“人死账不烂,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亲朋好友给我了最大的帮助,咋能忘恩负义呢?”
彭万军回忆说,那段时间里,自己和妻子省吃俭用,加班加点,竭尽所能把所欠的款项以最快的时间全部还给了刘群山的亲属。
彭万军“人死账不烂”的故事不仅赢得了债主和亲友们的信任,也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也被乡亲们称做“诚信老汉”。主动催款的人基本上没有了。一些借钱给他的亲友甚至托人转告在南方打工的彭万军夫妇:“年龄大了,赶紧回来养老吧!欠的钱不要了。”
彭万军很理解这份难得的亲情和友情,但他说,越是这样,自己越感到不安。他对妻子说:“不管是欠谁的钱,咱一分都不能少,不但要把欠款还了,还要还利息,不能让人吃亏。”
1 2 共2页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