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低声教育
曾经有一位姑娘讲过自己的经历:从小,我就习惯了爸爸的高嗓门。他无论和谁说话,都是大眼睛一瞪,声如铜铃。伯父和人说话也是,貌似天生的大嗓门,用我妈妈的话来说,这哥俩和人说话,永远像是在吵架,就不能声音小点说吗?
到后来我长大,嫁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公公婆婆之间的说话方式很有意思。他们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日常间的柴米油盐,都是慢慢地,和和气气地说。我才明白,正常的说话方式就应该是这样的。又联想到平日里我们教育孩子,总是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音量,带上了情绪。逼迫孩子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让他们根据我们音量的高低,来判断事情的严重性。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压低声音、语调平静、严肃地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有句老话,有理不在声高~~说话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更是如此。
何为低声教育?
低声教育并非只是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温柔,不只是与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而更多的是在教育孩子上也要用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孩子,不要上来就高声指责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低声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不仅让孩子学会不乱发脾气,自己也成为一个温和美好的人,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很多家长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02
低声教育的科学依据
有心理学家曾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过大的声音和刺耳的音调会让接受者感到被攻击和不信任,产生抵抗的行为。而较低的声音和温和的语调,会让接受者感到被尊重,反而能引起重视和配合。
很多家长在大声斥责孩子的同时,从来不问孩子事情的原因,更不会帮孩子分析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就只是张口大吵大骂,通常不会让孩子认识不到错误在哪里,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让孩子也大声的反驳父母,和大人吵天昏地暗,家长伤心孩子也伤心。
骂的次数多了,孩子的潜意识中更是会产生免疫,只想“逃离现场”,家长的说教也是白费口舌。相比较而言,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表达,孩子更容易接受。
使用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比如说当孩子刚要与你大声理论时,你用一个手势先提醒他小声一点,然后用低声调的口吻与他交流,相信孩子也会平和下来。
低声调说话可以赶走双方的愤怒和不满,让双方心情没那么糟糕,也对孩子的良好性格塑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孩子就像父母的镜子,能反射出父母的特点,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如果父母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就大声呵斥,那么孩子的心情也容易会变的极为消极或暴躁。
如果家长如果能理智的思考问题,情绪平和的和孩子说话,相信孩子慢慢的自然会学会这样的模式。
03
低声教育的具体应用
1) 耐心倾听
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在哪里,从源头下手。家长应该先冷静一下,降低声调,多一份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
当自己的声调低了,孩子也不会大声的反驳、解释,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孩子有一个解释的好机会,让孩子听自己话的同时,也听听孩子怎么说。
只有了解孩子的想法后,才能帮助孩子准确的解决问题,在此期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行为情有可原,并且负面情绪也已经释放。
2)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协商
有些家长总喜欢以上对下,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做只会激化矛盾。不如放下身段,各退一步,效果会更好。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保持冷静的态度和孩子说话,效果会很好。
3)让孩子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听不进话,大人怎么吼叫都没有用的时候,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食其果的滋味,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会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是多么正确和重要。
当然也要避免“找后账”的行为,有的家长总是会在孩子犯错误时,把孩子之前的错误也拿出来,对孩子说话阴阳怪气,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远离自己,变得更加叛逆。
4)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去选择讲解的深度,年龄较小的孩子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每一个爸妈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打骂教育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一时起到的作用也不会长久。低声教育,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都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家长,才能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才可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来尊重别人。
5)给孩子另一种选择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要总是吼叫孩子,说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种选择。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给他。
把你的期望解释给他们听,心平气和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慢慢地给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比如带孩子逛超市,不仅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说明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也要在合理范围内给孩子自己选择商品的机会,家长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6)学习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
不要只在自己现有认知的世界里观察孩子,用吼叫掩盖一切,以为这就是爱。家长应多看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往往家长常识中认为简单容易的生活经验,对孩子来说也许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犯错是难免的。
但是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犯错,就会忍不住大吵大骂,声音大的简直可以说是喇叭,孩子犯了错误,内心已经产生恐惧,再面对爸爸妈妈的大声斥责,内心的恐惧感就会急剧增加。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能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讲道理,不仅可以让孩子接受批评,还降低了孩子内心的恐惧。
7)学会与孩子博弈
不要与孩子一般见识,如果孩子高声对长辈讲话,家长可以不必搭理,让他感觉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切记不要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就丝毫不给孩子留颜面,不分场合的大声责骂孩子。没有谁能够用大声争吵来化解争吵和战争。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到好好说话。俗话说:“化金戈为玉帛”。
8)耐心的欣赏孩子的优点,夸奖他
要就事论事,不要对孩子随意发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大人尚且如此,孩子也是一样。而这种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也注意不要总是在夸孩子的长相、身高、发型、服饰等外在的东西,因为这些并不是他努力得来的。夸他字写的漂亮、画的画美、帮家长劳动等,这些才是孩子真正努力换来的。
9)认知自身的不足,耐心纠正孩子的缺点,学会和孩子“耗”
家长往往在焦急、愤怒的时候,容易做出无法控制的事情,催促、说狠话、出手打孩子,事后后悔不已。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要先控制自己的怒火。
相信大家在逛街时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位家长在大街上大声斥责孩子,通常这样的家长本身就脾气急躁或是有情绪需要疏解。
要知道家长的暴躁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个人形象,还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在无形之中让我们失去很多本该快乐的东西。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也不要不耐烦,哪怕你上班马上要迟到了,哪怕你有一肚子的火气,都先认知到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先调整好自己,再及时耐心的纠正孩子的缺点。
要意识到低声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家庭成员都是很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可以很好的维持家庭关系的和谐。家长对自身和孩子情况平和的理性分析,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孩子自己应该怎么做,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说,不仅让孩子可以接受家长的批评,承认错误的同时家长也教育了孩子,让孩子学到遇事要冷静思考。
10)相信总有办法影响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难以改变的缺点而自己先崩溃,要学会享受和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知道,家长不管因为怎样的原因,一旦回到以往的教育模式,不仅是妥协了,也会后患无穷。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说话,就更需要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低声说话,降下的不止是声调,还有那颗浮躁的心。
希望家长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能把这些教给他们:
急事,慢慢地说;
大事,清楚地说;
小事,幽默地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