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仫佬族的婚俗历经几千年,至今还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形态,其独特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民族本身。下面就来看看仫佬族婚礼风俗是怎样的,
仫佬族婚俗简介: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的汉壮等族均可通婚。但是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乱伦”,为族规所不容。“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 以下又分“房”,实际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组织。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有“冬头”,由大家推选,负责筹粮收款。
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相互满意,互赠信物。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转递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后,认为与儿子的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亲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妆奁。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傧相。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非常。
接亲的当天,许多地方都有设“歌卡”的习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亲时,要唱答盘问方能通过“歌卡”进入新娘家。同样,女方送亲队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问歌才能进新郎的家门。有时从早一直唱到晚,围观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最后若答不上来,那就自问自答,或由家长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栏门歌”结束。在长时间的对歌中,主人要供应好吃好喝给客人,以保证对歌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
新娘进屋后,许多地方要“闹歌堂”,即在洞房内外摆擂台赛歌,男女唱答。高潮时,喝彩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成了青年人显露才华的极好场所。结婚的当天,新婚夫妇并不同宿,新郎和新娘都要陪伴着贺客和亲友过夜。次日早餐后,新娘便随同送亲的人一起回娘家。直到第二年二月的社日,男家才接新娘回自己家过节。而到这天晚上夫妻才得同房共宿。次日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平时祗有在农忙季节,新娘才暂时回男家短住几天,直到怀孕生子后才不再回娘家久住。
#p#副标题#e#
仫佬族婚嫁流程:
说媒
男家相中某一女子,便请媒人前往女家询问。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结这门亲事,便把她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男家。男方父母收到后,先将八字押在香炉底下,三、六、九日早,在此期间如果不发生鸡乱叫,打烂器具等意外迹象,便可进行“合八字”,请算命先生算命。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不相克(如水克火,火克金等)而相合,便可以订婚,否则,男方家退还八字,这门亲事便告吹了。
订婚
双方八字相合,男方留下八字,送两斤猪肉到女家,作为“暖婚”。随后媒人与双方商定,男方带上猪肉八斤、阉鸡一对、两壶酒、财礼钱若干前往女方家订婚。有的地方男家留下女方八字后,请媒人送三斤猪肉到女家报信,称为“回六合”,算是完成订婚手续了。订婚后,由算命先生选择黄道吉日作为婚日,然后另择吉日上街为女方购衣料缝制新衣。
结婚
婚前男家委托媒人到女家商议财礼银。婚前一个月,男方必须“解礼”,即遣媒人携带猪肉四斤和半数财礼银以及所择的各项吉日(新娘嫁妆布料的开染日、开剪日、迎亲日等)通知女家。有的地方于婚前20天,将全部财礼银送去女家,称为“过礼”。接亲那天,男方接亲到达女方家后,女家在这天设酒宴款待接亲客,并请房族、姻亲、送亲客作陪。酒宴后,女家挑选男女二位青年歌手,陪伴接亲客的男女二位歌手开设两处“歌堂”,聚集村中的青年男女作陪,男客女陪,女客男陪,一唱一合,直至天明。歌词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的是互相奉承歌、古条歌(即故事歌)、相互诘难的盘歌。也有的地方女家不设歌堂。第二天新娘送到男方家,婚礼举行。男方家举行盛宴招待女方送嫁者及亲友。
#p#副标题#e#
仫佬族婚俗特色:
三双过门鞋
仫佬族的婚礼上,新娘在过门这一天有的地方一定要穿三双新鞋。穿鞋的场合十分讲究。过门这天早上,新娘在闺房里穿上一双新的白底布鞋,由家中兄长背出家门,众位送亲姐妹陪同前往男家。到了新郎家的村头,送亲的队伍便停了下来,新娘的一位至亲姐妹从挂包里取出一双白底新布鞋,把新娘脚上的那双布鞋换下来。到了新郎家的大门前,队伍又停下,新娘的至亲姐妹又取出一双新的白底布鞋让新娘换上。民间认为,这样连换几次鞋,标明姑娘从降生到今天入夫家,清白无瑕,心地洁净。
拦门歌
新娘过门时,有的地方会受到“歌门”的阻拦,这是仫佬婚娶习俗的一个重要活动项目。新郎家的村头,在婚礼那天聚满了男女老少众乡亲。放哨的后生仔飞奔而来,组成“歌卡”的小伙子便迎了上去。他们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坐在村头的小河边、大树下,有的在马路上嬉闹,当送亲的队伍接近时,悦耳的歌声飞向对方,歌声一起,送亲的姑娘们便知道前边就是“歌卡”了,她们便赶快聚在一起,商量过后,便还歌作答。这样,一问一答,在盘歌中,如果对方答不出来则问方自问自答,于是胜败便分明了,如果是姑娘们赢了,后生们便拆掉歌卡,开绿灯放行。
古老的“会亲”
“会亲”相传是仫佬族古老的婚娶方式,现在已经消失。媒人穿针引线之后,如果双方同意结亲联姻,男方便挑一担酒肉放在十字路口,然后避开。女方和她的父母、亲友前往这里吃一餐,剩下的全部带走。第二天,女方家回赠同样的一担酒肉在路口,男方和他的父母、亲友也来取食,这就是“会亲”,“会亲”是整个娶亲仪式的第一步,完全由媒人主持,双方均不见面。娶亲之日,男方派两位漂亮的少女随媒人前去迎亲。新娘由数十名女伴随行,每人一把油纸伞,一路将新娘遮蔽,不让路人看见。至新郎家时,用黑布蒙头进入洞房,新娘从娘家出来到入洞房,不能见人,不能望天。当晚伴娘与男家宾客竞唱山歌,以赌胜负,直到次日天明。这种风习至今已消失,只保存在老人们的回忆、叙述之中。
总结: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的汉壮等族均可通婚。以上仫佬族婚礼风俗你都了解了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