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在结婚这个喜庆的日子放鞭炮的习俗,那么大家对结婚为什么要放鞭炮了解多少呢?下面wed114结婚网就结婚放鞭炮这一习俗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我们的传统的婚嫁习俗吧。
结婚为什么要放鞭炮?
众所周知,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别称也叫“炮仗”、“爆仗”。鞭炮的起源很早,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吉利与欢愉。然而,如果我们追溯鞭炮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鞭炮的本意并非是为了喜庆。
在《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小编推荐】 结婚放鞭炮有讲究
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鞭炮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鞭炮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现代,燃放鞭炮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结婚嫁娶、进学升迁、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都已养成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结婚鞭炮喜庆热闹有讲究
1、新郎的婚车开到新娘家;
2、新人一起从新娘家出来时;
3、婚车开到新房;
4、婚车从新房开出(到酒店吃饭去了)
5、进去酒店时也可放的;
6、如果要去拜见公公婆婆的家,也要放。
#p#副标题#e#
以下是结婚时鞭炮的详细顺序,“阵容”也很壮观哦,新人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吧!
婚前一日下午拖嫁妆:
男方出发: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到女方家男方放: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女方迎接: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嫁妆上车离开女方家:2000响四挂,16响六只
嫁妆到男方家: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嫁妆到新房:2000响四挂,16响六只
晚上暖房酒席:
饭前: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饭后: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婚礼当天上午接新娘:
男方出发: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到女方家男方放:2000响两挂,16响六只
女方迎接: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新娘上车:3000响圆盘两只,49响炮四只
新娘到男方家:2000响两挂,16响四只
新娘到新房:3000响圆盘两只,49响炮六只
午饭:2000响两挂,16响六只
晚饭:5000响圆盘三只双心一箭,25发震雷八只,爱心烟花四只
饭后:2000响两挂,49发烟花两只
回新房:2000响六挂
结婚放鞭炮是婚嫁传统习俗之一,经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结婚放鞭炮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