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婚礼越来越西式化,很多古时留下来的习俗正在慢慢被淡化,不过也有很多传承千年的礼俗被保留了下来。今天,wed114结婚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福建三明各地婚嫁习俗,为大家详解三明各地区结婚需要注意的事情。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梅列、三元
新娘要“饿嫁”
出嫁时亲友向出嫁的女子送米粉、红蛋、香皂、花粉、袜子等喜礼,俗称“送嫁”、“添花粉”。母舅、伯叔须送衣服1套。新娘要空着肚子“饿嫁”,到了男方家中才能饮食。待嫁时,母亲要向女儿交待一些婆家规矩。女家要请母舅、众乡亲吃“嫁饭”(亦称吃“红担”),并分发“阿使糖”、“阿使粿”。
三年得胎方可回门
过去在三明,新娘需3年得胎才能回娘家。回娘家时新郎新娘须当日傍晚天黑时返回。意为“暗摸摸,生丁务(男孩)”。50年代后,一般3天回门。暗自庆幸没有生在旧社会啊!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沙县
“背嫁”才不掉身价
沙县夏茂倪居山一带,有背嫁习俗。倪居山从前未通公路时只有崎岖的羊肠小道,迎亲不便使用花轿,而女方又不肯新娘自己走去,自掉身价,故而产生了背新娘的 习俗。且日后夫妻口角时,妻子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我自己走的,是你把我从我家背来的!”背新娘的人必须是新郎的亲舅舅,这可是苦差事,新娘出了 门就得不停歇地背着走,就像新娘上了花轿一样,不到夫家不能下轿。数十里山路亦如此。如果舅舅身强力壮尚且无妨,倘若舅舅瘦小体弱,而新娘恰恰又是个大个 子,舅舅可就有苦难言了。所以倪居山人说:“舅舅不好当。”据说从前有个胖姑娘遇到一位小个子舅舅,雨后路滑,背到一条陡峭山路时,舅舅体力不支,脚下一 软,新娘与舅舅同时摔到几十丈深的沟涧里,喜事变成悲剧。
所以说这“天大地大,舅公最大”,这准女婿要是不和大舅爷打好关系,这婚礼还未必行得成。
畲族同姓不通婚
南阳、高砂、高桥有一些畲村,在古代,畲族婚姻比较自由。盘、兰、雷、钟四大姓,同姓一般不通婚,但同姓不同宗则可以。畲族男女的社交完全公开,其婚姻 之权虽操之父母,但一般不干涉。婚礼极简,畲族人迎亲不事花轿,新郎直接到新娘家接亲。临门后,岳父以酒饭招待。就席时,席上不摆一物,必须新郎一一指名 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吃完之后,新郎又领唱一首又一首的歌,把酒席上的东西一样样唱回去,这时,司厨者也唱着歌来收席。席毕, 新郎新娘交拜成礼,然后祭祖,众人围坐唱拜……祭毕,辞舅姑。走嫁时,新郎前行、新娘头裹红帕、身穿蓝衫尾随,各执雨伞半张遮脸,岳父殿后。一路步行到夫 家。因为畲家认为牛踏的路为新路,所以富裕人家的嫁妆中往往还有一头踏路牛。
【小编推荐】沙县结婚彩礼多少钱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将乐
相亲“年庚”置香案,若不吉利不成亲
到了该成婚的年龄,男方家长常把自已儿子的婚事托给亲友或媒人。媒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如相中某个女子,就把男方的品貌、家庭、特长一一向女方家长介绍。女方家长若同意,便由媒人选择一个适当时间会面,男女双方交淡后,如果一见钟情,女方就会派人上自已的媒人去男方家详细察看一番。要是情况属实,女方家长就立即开出“年庚(女方的出生年月日)。男方接到“年庚”后,置于香案上,七日内家里不会出现什么不吉利的事,这门亲事就算敲定了。否则,亲事就要再行商议。
婚礼杀鸡、新人共饮“鸡血酒”
传统的客家婚俗在将乐城区已渐渐消失,但在许多乡村至今仍然沿袭着客家人所持有的婚姻习俗。迎嫁时,当新娘到婆家门口时,立即鸣放鞭炮,婆家亲友簇拥迎接,赶忙去搬卸陪嫁物品,新娘则站门口等候。此时,男方婚仪主持人手持一只雄鸡,用一把利刀划破鸡冠,血滴入两只碗内,然后,提起酒壶酌满酒。接着主持人招呼新娘新郎进入厅堂,并把鸡血酒分别递给新郎新娘,两人共饮鸡血酒,主持人喊着口号:“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互拜。新郎新娘进洞房。”
为了结婚也是拼了,这鸡血酒的味道小编我可没有勇气尝试。#p#副标题#e#
【小编推荐】三明聘礼多少钱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永安
新娘束发插银簪、防卫自暴当武器
永安市风俗习惯,大多乡镇当新娘的礼俗基本相近。在给新娘装扮有道束发手续,即将新娘的头发挽成一个圆圆的发髻,亦叫“结发”。所谓结发夫妻即由此而来。绾头发的叫“簪”。簪上插一根银针,这根针作用有个奥秘,一是女子自卫防暴,二是防止婚后丈夫在房事过程中泄精失控。
由此看来永安妇女的地位很高呀,这老公一个不听话银簪子就可以拿出来了。
新郎迎新亲入门,公公要先回避
按永安当地的风俗习惯,新郎可以出门去接新娘,而父亲却应回避。新娘进了男家的大门,走到大厅的屋檐下,这时带新娘的便可以将伞下的铜锁打开,伞收掉。
新娘与新郎到大厅拜完天地,新郎的家将有一位妇女引新娘到厨房去,先持香拜灶神爷,接着新娘从礼袋中取出冰糖,在后锅和水缸各放一粒,这道程序表示这个女子从此便是这家的媳妇了。#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清流
不吵不成嫁,“四堡人”结婚必“吵嫁”
在福建连城、长汀、清流、宁化的结合部的山村,统称为“四堡人”,其中当地婚俗中的“吵嫁”情节,颇富戏剧性,妙趣横生,在儿女成婚的大喜日子里,亲家要大吵一场才罢休,据说这是中原遗风。“吵嫁”的婚俗在迎亲那天夜里的女方家中进行。黄昏时候,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中,不但无人接待,坐冷橙板,反而不管来迟来早,有错没错,女方亲人都要故意“找茬”,大声“斥责”男方诸多不是。比如来早了,女方亲人就嘲讽迎亲人:“那么早来洗菜帮厨吗?”来迟了,则说:“现在才来,要吃剩菜啊?”看到扛抬送来的猪头: “这么小的猪头也敢拿来吗?真是的,抬回去,换个大的来。”急得迎亲人一个劲地道歉赔理,领受着各种奚落揶揄,还要满脸堆笑向女方亲人敬烟求情,不敢有半点动怒。
“吵嫁”的双方由一人为主,五、六人助战,至少要吵上一、二个小时。当地风俗认为,有了热热闹闹的争吵,婚后男家就会人丁兴旺,富贵双全,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四堡人玩起游戏来真的有点酷哇!如果没有“吵嫁”,万一婚后家庭不和或有不测之事,则会归咎到出嫁时没有“吵嫁”。直到今天,这种奇异风俗仍还保存着。
不过就小编来看,当年这“吵嫁”婚俗的来由肯定为的是考验男方的脾气够不够好!#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大田
白纸黑字拟婚约、聘金不够欠条来凑
在三明地区,大田娶妻聘金最高已经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了。在大田广平、建设、奇韬等三个大田后路乡镇,聘金都在十万以上。而且这个价格是要通过双方各派各方有威望的族人或亲戚到女方家进行面对面谈妥的,谈妥之后还要红纸黑字写下一式两份的民间婚约,这个婚约里是一定要写明具体聘金的:人民币多少,大洋几个。聘金数目的多少双方都不愿意定得过高或过低。因为过高了,但心被人说“你家女儿金子做的?!”或“显摆,带坏头!”,过低了,双方也都会反对,担心被人说“你家女儿又没缺胳膊少腿,为什么要比人家少?!”或“他家的媳妇这么便宜,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而在大田,女婿聘金不够,给岳父岳母打欠条也是常有的事。
但实际在红纸黑字订了婚后,这个聘金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数字,你什么时候给这个钱,要分几次给,要不要给清,完全取决于男方的家境的宽裕情况和支付意愿,如果家境不好或不甚宽裕,或男方有重要的事需要钱,男方完全可以在结婚后分三年、五年或者10年来付,甚至不付,直到哪一天男方家有了闲钱再付也可以。你分期付或者不付,也几乎不会有哪一个老丈人或丈母娘会向女婿、女儿家追讨所欠聘金的,甚至在别人问起的时候,为了顾及女婿或自己的面子,还会替女婿说差不多付清了。#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泰宁
婚前几天开始“哭嫁”,出嫁前媒人“镇轿”
旧时新娘在结婚的前几天就开始“哭嫁”,用委婉缠绵的曲子唱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娘家的不舍。现代新婚虽因脸上画有彩妆不便“泪雨滂沱”,但还是会在父母兄弟轮流进屋话别时流下不舍的泪水。穿结婚礼服,挂桂圆项链和护心镜,披“软嫁衣”(象征着凤冠霞帔)、套结婚喜鞋,最后盖上红盖头后,新娘的脚就不能再沾上娘家的尘土(意为不要将娘家的风水带走),要站在铺着红毯的米筛上。待吉时一到,由舅舅抱到厅堂上“顿福”。顿福即离嫁,新娘在司仪的主持下拜别祖先、父母,接受父母送的十果(豆子、桂圆、花生、红枣等吉利的果子,意味着多子多福)。新娘上轿前,先由媒人试坐,称为“镇轿”,然后抱新娘入轿,锁轿,锁匙交给轿夫。
裁缝、厨子轮流“骂彩”
在结婚日的前三天,男方便张灯结彩,办“起嫁酒宴”,款待亲友。新娘的裁缝登上四级的木梯(现多为板登),为新房挂门帘,意味着新娘新郎从此成家立业、内外有别了。裁缝边登楼梯边高声“骂彩”(亦为唱彩):“一步楼梯一步长,两步楼梯喜洋洋,三步楼梯生贵子,四步楼梯合家欢”。挂帘礼毕,吉时一到,便要举行新娘入门仪式。新娘入门之前,先由大厨师“拦门”,即将所有邪气拦在门外。大厨师含一口酒水、一口盐水,朝门外喷去,取意为“久廷”。再高擎一只舅舅送的大公鸡“骂彩”:“手擎雄鸡似凤凰,凤凰尾巴高又长。高的比那千担米,长的胜过寿无疆……”唱完后用刀划悲观鸡喉,将公鸡绕喜轿划一圈,涂上一抹鸡血。又在大门槛上涂一抹鸡血,以祭轿神、驱邪避晦,轿夫乘此连忙将喜轿抬入喜堂。
连裁缝、厨子都要齐上阵,这泰宁人结婚还真不是一般地讲究!#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建宁
女儿出嫁称“行嫁”,“嫁娶婚”共七步
建宁人女儿出嫁称行嫁。其风俗保留了中原民族的古风,极为郑重和隆重,主要的精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婚姻产生主宰作用,同时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婚姻形式以“嫁娶婚”为主。其过程就女方来说有开八字、议婚,过礼,送接,开剪,行嫁,背礼数客,做满月,割早禾和住长年。
开剪。女儿出嫁的月前,男方会带新娘去购置布料,女方则捡好吉日,请裁缝师傅到家里裁缝新郎新娘喜日穿的服装,做被帐等,女儿则忙绣花做鞋,绣围裙等。到行嫁日,裁缝师傅则可以敲男方一个不菲的“裁缝礼”红包。
行嫁,又称坐花轿。喜日头天,男方要把女方办酒宴的猪肉、鸡、鸭、糯米、豆子等贴子写定的彩礼一应送到女家。迎亲之日,男方准备好花轿现在则准备好彩车,请德才较高的族人作“起嫁客”,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作“背礼数客”和媒人率领迎亲的队伍,在鼓乐爆竹声里前往女家,到女家吃早饭。
做满月。这里说的做满月可不是孩子满月,而是女儿出嫁满一月时,娘家人会送做针线用的藤盘、剪尺等,以祝女儿成为妇人;送两个火笼,以祝女儿家的日子火旺,还有女儿在娘家穿的旧衣服等。这是女儿行嫁喜庆的余音。#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宁化
订婚要比结婚大,订前必先洗手喝茶
在宁化客家祖地石壁这个地方,男女双方要结婚,必须现有订婚这个过程,订婚这天必须提前选好日子,男方要准备好桔饼、猪肉、五色果子、香烟等礼物,,带上族上的三五人,到女方家,女方则要喊上兄弟叔伯一众人共同迎接。男方到女方家中后,女方要让男方先洗手,再喝茶,端上点心,边吃边谈婚礼事宜。谈好后双方共同吃饭,准岳母要给准女婿准备一个大鸡腿,吃了这个大鸡腿,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尤溪
接亲当天“做三代”、交家底
接亲这天,男方准备小轿车(以前用轿子、自行车、拖拉机等),带上写有男方家三代宗亲名字的红帖,交给女方家,女方家也把写有三代宗亲名字的红帖,进行交换,俗称“做三代”。
婚后第二天,新郎送新娘回娘家,但是不能过夜(俗称“回门”),必须下午双双回家。于是,新娘的弟弟伴姐姐回家,新郎家应办几桌酒席,俗称“请小舅”,这次酒席,姐夫家族中的长辈必须到席奉陪。另外,当女儿结婚后的第一个生日时,女儿的父母(或者兄弟)应该去给女儿(或者姐妹)祝寿,俗称“做记日”,意思是让男方家永远记住生日。#p#副标题#e#
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明溪
结婚坐轿不坐车
自宋代起,明溪县御帘村就有花轿迎亲的习俗,并一直传承下来,延续至今。在御帘,待嫁的女子在家里打扮停当,男方就会赶在凌晨派花轿接新娘,这叫“赶时辰”。据说当天如有几家同时娶亲,谁的时间赶得早,将来谁的婚姻就会更幸福美满。
御帘的花轿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木料选用香樟、梓树或银杏等当地名贵的乡土树种,并采用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刻上“麒麟送子”、“金龙彩凤”、“百子图卷”等喜庆图案。而罩轿子的帷子则选用大红色的彩绸,绣上“花开富贵”、“丹凤朝阳”、“喜上眉梢”等吉祥图案。抬花轿表演由上轿、起轿、喝轿、颠轿、落轿等一整套繁文缛节组成,一路上鼓乐喧天,爆竹声声,热闹非凡。
看完了以上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福建三明各地结婚习俗,是不是觉得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太博大精深了,连结婚的礼数都如此精细。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