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物质匮乏,或对爱的匮乏,会造成很难消除的心理匮乏感,进而产生自卑感、不配得感,对人的一生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和折磨。在教育孩子时,这三种父母最容易养出心理匮乏的孩子,值得我们注意
这种父母容易养出心理匮乏的孩子爱哭穷、抱怨、诉苦
很多父母自己对生活现状不满,或是单纯的想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就习惯对孩子哭穷、诉说自己的辛苦。
“咱们家条件不好,你在学校不要跟别人攀比,多比学习知道吗?“
“我和你爸爸每天这么辛苦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
“看你爸爸赚钱多不容易,你要懂事听话,将来孝顺爸爸。”
年龄很小的孩子,都会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现出来的状态很敏感。
他会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牺牲,从此背负上沉重的压力与愧疚,内心匮乏,不敢索取,只能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父母总是对孩子哭穷,孩子心里有多苦?
一个答主的回答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最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父母向你哭穷,向你灌输穷的理念,然后你会一直自卑到骨子里;
内心深处对金钱充满强烈不安感,每花一分钱就陷入深深地自责,容易变得小气爱斤斤计较;
买稍微贵一点的东西都会内心不安好久,舍不得出去玩,导致圈子变小见识短浅;
接触到一些消费水平高的人,就会感觉自己与对方不是一类人,从而不敢与对方接触······
不管家庭条件贫富,父母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养育孩子,不要总是拿“条件不好”“自己多辛苦”去控制孩子,让孩子早早地背负沉重感,处在忧虑之中,无法身心舒展地成长。
能否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绝对不是看物质多少,而是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绝不会给孩子灌输过多物质上的贫富、自己的牺牲多少,而是不抱怨、不诉苦、努力进步、提升自己,给孩子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才是孩子成长需要的能量。
这种父母容易养出心理匮乏的孩子忽视、否定、不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有一位朋友,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对她物质方面的严格管控中,从不给她零花钱。
小时候,她看到同龄女孩子都有漂亮的衣服穿,而自己穿来穿去只有那几件衣服,就跟父母说想买衣服,父母的回应永远都是:
“我和你爸爸赚钱多辛苦,你还天天要这要那,心思要放在学习上。”
“衣服够穿不就行了,女孩子不要这么虚荣。”
长久以来,正常的需求和愿望从来都得不到满足,朋友一直带着这种心理匮乏感长大。
等到她长大成家了,有能力自己赚钱了,就开始疯狂满足自己:衣服、鞋子、包包,忍不住一个劲的买,连带着孩子的衣服也不停地买,很多衣服甚至一次都没穿过。
尽管如此,她仍然不快乐。
我想,那种匮乏感造成的心理“黑洞”,靠物质很难被填平,只能靠她自己拥抱小时候那个从来得不到满足的内在小孩,慢慢疗愈。
生活中,父母要看到孩子正常、合理的需求和愿望。选择满足还是不满足,看自己的能力和意愿。
能力范围内愿意满足,就轻松痛快地满足孩子,皆大欢喜,不要反复强调多么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之类的话;
能力暂时达不到的,或不愿意满足,就直接告诉孩子,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实现他的愿望。
而不是否定孩子的需求,指责孩子不该提出那样的要求,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很多时候,东西不用很贵,也会让孩子快乐很久,因为重要的从来不是物品,而是那种被重视、被爱着的感觉,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和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这种父母容易养出心理匮乏的孩子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接纳
有一类人,心理的匮乏感来源于童年时期缺爱。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缺少陪伴、动辄打骂、很少给予孩子肯定与认可、总是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低价值感,内心敏感自卑,常常觉得孤单,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心理脆弱,容易抑郁。
其实不论贫富,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接纳、关注和认可。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作者的爸爸工作很忙,没时间陪他,但是每天下班回来都会给他带一些小玩意儿,有时候是小零食、有时候是一朵小花、路边看到的一块特别的小石头······从不会忘记。
作者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爸爸下班回家,总是忍不住在心里猜想今天会带给他什么惊喜。
这位爸爸用这样巧妙的方式,表达着对孩子的爱,虽然陪伴的时间不多,但是这样的“仪式感”,孩子接收到的爱意和温暖,足以滋养他一整个童年。
父母养育孩子,要注重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不管孩子优秀与否,接纳他、爱他、多一点陪伴和互动、给他积极的认可与欣赏,在他失意挫败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这边,给他支持和鼓励。
这种被爱过的底气,会成为孩子将来成长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
内心富足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战胜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把握机遇,收获人生的幸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