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人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PAPD),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就是指一些人在人格方面有障碍,可能会用一些被动的方式表现自己,甚至于有人觉得这种人格比较可怕,为什么可怕呢?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可怕之处在于?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可怕之处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但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
很多人为了逃避工作,做事时故意消极拖拉。他们不明确表示自己不想服从指令,但是又不去完成任务。
其实,通过做事拖拉以及效率低下来逃脱工作,就是一种被动攻击(passive aggressive)的行为。
心理学家们发现,这种行为有许多临床意义,从而将出现极端的被动攻击行为的人群,在临床上定义为被动攻击人格障碍 (PAPD)。
患有被动型人格障碍(PAPD)的人会容易感到无助、在做事时拖延、固执以及效率低下。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暴力倾向、易怒等行为。
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更容易被人际关系的问题所困扰。因为态度消极,常常出现逃避行为,他们在社交活动中不容易被他人接受。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表现;
善于嘲讽别人:
利用幽默讽刺来掩盖真实的想法是被动攻击性人格的典型行为。被动攻击型人格认为自己是误解的受害者,从不觉得自己犀利的幽默讽刺会伤害到别人。
常故意“忘记”做某事:
被动攻击型的人更愿意被视作“心不在焉”,而非不赞同。与其直接拒绝工作,他们更常声称忘了截止日期。一个被动攻击的朋友也可能会说,她忘了预订那家你总提起的餐馆,因为她根本没有真的想去。
习惯性地表现出无助:
被动攻击的人不相信自己掌控事件的能力。他们不会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而是说服自己,“试了也没有用,反正我什么都做不了。”他们让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来避免更多的困难,不幸的是,这些负面的预想可能最后都变成了现实。
即便是问题解决了,仍然不开心:
由于该人群不愿意表达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所以当你提出一个对当下问题的解决办法时,他们其实是不满意的,因为你的解决办法是针对于事件各方的需求而提出的,但是该人群的需求没有顺利表达,所以会造成解决办法与需求的不匹配。
做事效率低:
这些人通常很固执。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的降低效率来逃避工作。而不会直接说,“我遇到了麻烦”。他们常常拖上很久,来盼望别人接手。
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大部分专家可先在线免费心理咨询,双向沟通选择,有效解决亲子教育、婚姻恋爱、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婚姻情感、...等等问题,如有需要欢迎到本站进行咨询。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