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应该做的。”
这几天,刚刚获评第七届江苏省道德模范的黄辉,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面对慰问的领导、祝贺的亲朋、采访的媒体,这位纯朴的农家汉子再三表示“受之有愧”。
只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份“应该做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不易与艰辛。瘫痪的妻子、患病的女儿、年迈的父母,面对命运的百般挤对,他不放弃、不气馁,以并不强壮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无怨无悔。
9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一张床、一把轮椅,伴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陆水群已经整整9年。
伴于床榻、无微不至照顾她的是其丈夫黄辉。陆水群说,没有黄辉,她活不到今天。
2010年9月17日,一个电话,将在外地打工的黄辉叫回了家。在田间劳作的妻子突感腰部酸痛无法站立被送入医院。
真实情况比想象的严重,在辗转上海、南通各地求医后,陆水群最终被诊断为脊椎神经不可修复性损伤,瘫痪在床。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一家人都不甘心。黄辉带着妻子辗转多地求医,打针吃药无效,就尝试针灸按摩,只要有一点康复的希望,他们都不放弃。没多久,多年攒下的10多万元积蓄花光了,还举债近10万元。
在不断求医的路上,黄辉渐渐接受了妻子一辈子都站不起来的现实。从此,这个位于启东市东海镇戴祥村4组的普通农家,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妻子突遭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并且有了自杀的念头。黄辉耐心宽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妻子活下去的勇气。
陆水群无法正常排泄,黄辉就每隔几个小时为妻子挤压腹部,更换尿不湿,擦拭身体。
陆水群身边不能离人,黄辉就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在宅前屋后种些农作物,时不时回屋看看妻子有什么需要。
每天晚上,陆水群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就会因肌肉紧绷的难受感醒来。黄辉每隔两小时起身,用布带绑在妻子腰间,帮助她翻身、坐起,给她按摩背部、腿部,9年来,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
黄辉还自制了一张用钢筋焊接成的简易板床,床腿上绑着软底拖鞋,这是他为妻子定制的锻炼工具。每天早上,体重不到55公斤的黄辉都要把70公斤重的妻子抱到板床上,用绳子将其身体绑紧,然后连人和板床一起竖起,让陆水群练习站立,以此防止妻子腿部肌肉萎缩。
陆水群噙着泪说:“这么多年,他对我真是没话说,太不容易了。”
仅2次托人照顾妻子
这么多年来,黄辉照顾妻子都是亲力亲为。他不串门、不逛街,从不在外过夜,到菜场买菜,也是急匆匆去急匆匆回。就算岳父家距他家只有一两百米,他也没去吃过一顿饭。只有两次例外。
说起第一次托人照顾妻子的原因,黄辉未语泪先流。
2013年,不幸再一次叩开了这个家庭的大门。黄辉的女儿黄慧慧感到乳房肿胀,经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是恶性肿瘤,并进行了切除病灶手术。
2015年,黄慧慧乳腺癌细胞出现了不同位置的转移,又在上海医院进行了手术。手术当天,女婿考虑到家中岳母离不开黄辉,就叫他不要过去了。但黄辉还是不放心女儿。
当天早上,黄辉4点不到就把妻子抱到轮椅上,并将妻子托付给她的姐姐。赶去上海前,夫妻俩都红了眼睛。直到晚上,女儿手术出来进了重症监护室,黄辉才三步两回头地离开女儿,赶往家中照顾妻子。
2018年,因癌细胞转移到脑部,黄慧慧在上海医院做开颅手术。黄辉将父母交给兄弟照顾,自己带着瘫痪的妻子到上海,在医院附近租了间小屋,和女婿一起轮流照顾女儿。
那段日子,黄辉医院与出租屋两头跑,每天既要照顾妻子的起居,还要去菜场买菜做饭、接送外孙女上学,到医院送饭看女儿,天天忙得像陀螺。
不停地化疗、放疗,黄慧慧的头发掉光,身体十分虚弱。黄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时常煮好女儿爱吃、能吃的食物带给女儿。回家后,还专门养了几只鸭子下蛋给女儿补身子,自己却不舍得吃一口。
而说起第二次托人照顾妻子,黄辉的语气轻松了不少。今年9月,黄辉获评第七届江苏省道德模范后,主办方邀请他参加在南京举行的颁奖仪式。考虑到要在那儿过夜,黄辉便委托村干部前去领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